技巧一:做好轮替
技巧二:语气轻松、语速适中
俗话说:心急吃不得热豆腐。家长对于听障孩子听、说能力的辅导一定不能太心急。有的家长辅导孩子的时候,恨不得孩子对自己说的每一句话、每一个字都能听得清清楚楚、复述得明明白白。
但是家长如果语速太快,听障孩子听到后未必能马上理解;家长如果问孩子的问题太复杂,则会让孩子不知所云。
因此,我们建议家长不妨慢下来,用浅显易懂的语言、适中的语速、轻松的语调与孩子对话,让孩子轻松愉快地回答。
技巧三:与孩子在同一视线
家长在与听障孩子沟通时,不妨把孩子抱着、蹲下来或坐下来,与孩子尽量在同一视线下对话,便于孩子看到家长说话时的口型。
因为并不是每个听障孩子都能达到极佳的听力补偿,对于听力补偿效果不够好的孩子,“听话”更应该与“看话”相结合,这是每个听障孩子必须的训练手段。
如果不训练孩子“看话”的能力,一味追求“听话”,会让很多听障孩子学会说话极为困难。
另外,若家长高于孩子视线说话,一高一低,会给孩子带来压迫感,也会让孩子开口困难。
技巧四:聊孩子感兴趣的话题
建议家长用开放式问题与孩子聊天:比如“今天在幼儿园玩了哪些游戏?”、“怎么玩的?”等等。
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分享校园生活里的趣事,然后再慢慢导入“跟谁玩?”、“A是你的好朋友吗?”、“为什么你觉得A是你好朋友?”、”除了朋友A,还有别的朋友吗?”等问题,这样一来,听障孩子便会自然而然地分享更多。
家长还可以协助孩子巩固与好朋友的友谊,比如赠送亲手做的生日礼物给好朋友。
技巧五:耐心等待孩子的回应
有的家长在和孩子说话时缺乏耐心,在孩子还没有回应第一个问题时,又提出下一个问题或自作主张替孩子回答了。这种情况下,孩子根本不需要说话,也不愿意说话。
建议家长在提出一个问题后稍作适当停顿,让孩子有时间思考并给予反应,切忌心急。
其实,大多数孩子是喜爱与人分享的,想分享的事也不只是学校里发生的事,还有其他有趣的小事,当孩子想主动分享时,家长一定要用心倾听并给予夸奖。
最后的话
最后,只要家长坚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,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,就能得到积极正面的回应。
图片来源:唯听助听器微信公众号